本報記者 王小萍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 本報通訊員 李晨濤
九州和氣滿庭芳,人間玉兔報春來。2023兔年央視春晚上,三門峽文物元素“廟底溝彩陶花瓣紋”驚艷亮相主舞臺,與現(xiàn)代舞美設計理念交相輝映,展開了一場跨越歷史的對話。
“爸!媽!快看那個漂亮的花瓣,我們在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參觀時見過!”節(jié)目剛開場,三門峽酷愛歷史的中學生李晨昊一眼就看出,春晚舞臺設計靈感來源于仰韶文化。李晨昊表示,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元素在春晚舞臺上的亮相讓他感到很奇妙,希望大家來三門峽感受仰韶文化的獨特魅力。
演播廳穹頂藝術裝置由四瓣花結構演化重構而成,既是根植于中華文明的美學創(chuàng)造,又是綻放著現(xiàn)代設計理念的創(chuàng)新呈現(xiàn)。這個創(chuàng)意取材自距今6000年至4800年前的廟底溝彩陶標志性的“花瓣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就曾提出:“花卉圖案彩陶,可能就是華族(即華夏民族)得名的由來?!?/p>
仰韶文化是早期中國文明的第一縷曙光。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曾提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廟底溝文化中心區(qū)域的豫晉陜交界一帶,就是“花心”。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認為:“在多元一體、滿天星斗的中華文明中,以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是滿天星斗中最耀眼的恒星。最早的‘中國’,應該就是從三門峽地區(qū)走出去的?!?/p>
“廟底溝遺址是華夏文明有序傳承的有力證據(jù),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睆R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館長王宏民表示,要通過文物發(fā)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利用好博物館這座“大學校”,講好中國故事、黃河故事,為堅定文化自信貢獻力量。
編輯:陳夢伊